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安徽新聞 > 正文

謹防電信詐騙花樣翻新

最近,我省各地群眾經常會在手機里收到警方發布的防電詐短信。電信詐騙的花樣不斷翻新,令人防不勝防。

記者從省反電詐中心了解到,目前電信網絡詐騙花樣確實很多,有刷單返利、殺豬盤、校園貸、代辦信用卡、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冒充領導熟人、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等。被騙數量較多的人群是學生、老人、居家女性等。

老騙術屢屢得逞

有人冒充“公檢法”詐騙,是因為易受騙群體的防范意識較差,女性和老人被騙的幾率較高。這類詐騙作案手法并不高明,騙子提前獲取受害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檢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然后編造受害者涉嫌銀行卡洗錢、拐賣兒童犯罪等理由,發送偽造的公檢法官網、通緝令、財產凍結書等,進行威逼、恐嚇,誘導受害者去賓館等獨立空間進行深度洗腦,以幫助洗脫罪名為由,要求受害者將錢款轉賬至所謂的“安全賬戶”,從而達到詐騙目的。

日前,家住阜陽市潁泉區的呂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民警,告訴她涉及一起拐賣案件并獲利26萬元,需要對其做筆錄、核實信息并要求她提供銀行卡號。在對方輪番“洗腦”和威嚇下,呂女士慌忙找出銀行卡,準備將驗證碼和密碼都提供給對方。與此同時,該區周棚派出所值班民警也接到潁泉區分局反電詐中心預警,迅速開展核查。當值班民警聯系到呂女士時,其電話無法接通,于是民警一邊聯系呂女士的家人及所屬社區的工作人員,一邊驅車趕往其家中。找到呂女士后,民警說明來意,指導呂女士修改銀行賬號密碼等相關信息,防止存款被對方轉走,確保其財產安全不受損失。“要不是民警的及時勸阻,我卡里的錢可能早就被騙子劃走了。”呂女士心有余悸地說。

隨后,民警又向呂女士宣傳講解網絡詐騙的常用作案手法,幫助她在手機上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叮囑她以后再遇到此類事件要第一時間報警,千萬不能給騙子匯款或轉賬。

新騙術改頭換面

有的詐騙分子針對行政單位、企事業員工,冒充熟人或領導進行詐騙。首先,騙子冒充“領導”或熟人主動添加微信或QQ好友,通過“暖心關懷”騙取信任,然后再找出借錢、辦事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者轉賬。

5月12日,東至縣公安局龍泉派出所突然接到群眾報警,接警民警一邊在電話中阻止轉賬,一邊立即趕到現場,成功阻止一起冒充“領導”借錢的電信詐騙案件發生。原來,5月初東至縣龍泉鎮個體經營戶劉先生突然接到了鎮某領導添加微信好友的請求,劉先生未多想便同意了,后來該“領導”時常通過微信關心劉先生的經營情況,詢問有什么困難等。5月12日上午,“領導”突然聯系劉先生,希望劉先生能夠幫個忙,稱他自己要向上級領導轉款,但擔心被誤會為行賄,想借劉先生的銀行賬戶轉賬給上級,劉先生絲毫沒有懷疑就同意了,隨后“領導”發來一張18萬元的銀行轉賬流水圖片,但劉先生的銀行賬戶上始終沒有收到18萬元,劉先生本想先幫“領導”墊上,但又覺得可疑,于是選擇報警,這才避免了受騙上當。

“真沒想到,過去大半年了,你們還能幫我把騙去的錢追回來,謝謝你們!”5月10日上午,涇縣公安局反電詐中心民警將3.5萬元被騙資金悉數返還給該縣丁家橋鎮的王女士時,王女士激動地對民警說道。原來2021年8月6日,丁家橋鎮某企業主王女士突然收到一條陌生的微信好友申請,申請人自稱是該鎮某領導,見對方微信名與鎮領導一致,王女士便通過了好友驗證。剛開始,“領導”十分關心王女士的企業運營情況,對王女士噓寒問暖。某一天,該“領導”也是以向上級領導轉賬為由,說不方便用自己的銀行卡轉賬,希望王女士先幫忙墊付,然后還給王女士。心存疑慮的王女士遂撥通該“領導”的微信視頻電話進行確認,然而“領導”的視頻電話接通后卻顯示黑屏,“領導”聲稱自己正在開會,惶恐的王女士遂將3.5萬元轉入“領導”提供的銀行卡號中,該“領導”還稱金額不夠要繼續轉賬,這時王女士才意識到可能被騙,遂向警方報案。接到報案后,涇縣公安局反電詐中心立即啟動快反機制,開展被騙資金追蹤凍結止付工作,在省、市等多部門的協作下,最終將王女士被騙資金全額追回。

群防群治打擊電詐

近日,安慶市迎江區公安分局多部門協同作戰,成功搗毀一電信詐騙窩點,共抓獲犯罪嫌疑人吳某科、吳某錦、吳某明等15人。

原來今年3月中旬,當地民警在社區開展基礎信息采集,上門走訪時發現某小區內有幾位外省人員在此居住,他們租有三套別墅及一套住宅,這種高消費行為與其表述從事的工作嚴重不符,可能涉嫌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迎江區公安分局民警立即開展進一步調查取證,經過40天的追蹤深挖,共鎖定團伙成員19人、嫌疑車輛4臺、電詐窩點4處,他們主要從事電信詐騙活動。5月6日清晨,該局分派4個抓捕小組,共抓獲15名信息網絡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各類銀行卡106張、手機卡12張,網銀U盾21個。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騙子覬覦的對象,因此大家務必要掌握一些防范詐騙的知識,時刻提高防范意識,不能給騙子留下可乘之機。”省反電詐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如果有群眾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要迅速回憶被騙過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目前,我省各級公安機關110報警臺均設有反電詐接警專員,被騙群眾一定要準確提供騙子的銀行賬號、支付賬號、通信工具,相關警情信息會直接傳遞至省市反電詐中心,由反詐民警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迅速調度銀行開展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等資金查控工作。只要被害人報警及時,公安機關在幾分鐘內就能夠啟動資金查控,止付凍結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資金轉出時間長短。如果成功止付凍結了涉案資金,根據公安部和銀保監會有關文件規定,資金權屬清楚了,公安機關可以協調商業銀行按照規定程序將被騙資金原路返還到被騙群眾的賬戶中。

去年以來,我省公安部門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堅持打好“打防管控宣建聯”組合拳,積極構建“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工作格局。截至目前,省反電詐中心連續5年分批向2萬余名被騙群眾依法返還被騙資金3.6億余元,一批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

■ 本報記者 孫海濤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