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探索課后服務新路徑、抓實改革激發干勁活力……
樹“學在瑯琊”品牌 辦人民滿意教育
建分園、擴校區,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出實招、探新路,把課后服務辦到群眾心坎上;看變化、論實績,用真改革激活教育發展新動能……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來,瑯琊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把教育發展作為全區重點工作頂格推進,傾力打造“學在瑯琊”教育品牌,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家門口“上好學”
早上8點,家住滁州市潤熙府小區的周女士牽著孩子,步行5分鐘便來到滁州市實驗幼兒園南園部。“不出小區就能上‘小紅花’幼兒園,真是幸福?。?rdquo;周女士高興地說。
作為省一類幼兒園,滁州市實驗幼兒園備受家長青睞,被滁城人親切地稱為“小紅花”幼兒園。今秋新學期,瑯琊區在新建的滁州市潤熙府小區開辦滁州市實驗幼兒園南園部,首批120多個孩子在這里享受到了優質的學前教育。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已從“好上學”轉向“上好學”?,樼饏^緊盯這一民生期盼,以“學在瑯琊”教育品牌建設為抓手,持續加大教育投入,不斷調整優化學校布局。
去年8月,投資1.3億元的滁州市第五中學新校區建成使用,辦學規模比原來擴大了兩倍多。今秋新學期,除滁州市實驗幼兒園南園部,滁州紫薇小學二期建成使用,新增48個教室;滁州市第二小學東校區拔地而起,“一校兩區”格局已然形成;瑯琊路小學二期投入使用,改建后的解放小學面貌煥然一新……
這一波新基建帶來的成果是:優質學校的學位明顯增加,越來越多的孩子實現了在家門口“上好學”的愿望。
“除此以外,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的融合發展之路,力爭把轄區所有學校打造成為優質學校,確保每一個孩子‘上好學’。”談及下一步,瑯琊區教體局負責同志信心滿滿。
樂享課后服務
下午4點多,到了滁州市紫薇小學的課后服務時間。
走進該校的機器人教室,記者看到,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將一堆部件拼裝成各種車輛模型,通過編程讓一輛輛“機器車”在既定路線上運行起來,準確無誤到達目的地。
“我喜歡上機器人課,不僅能鍛煉動腦動手能力,還能培養競爭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學生孫博涵驕傲地告訴記者,今年暑假,學校組隊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安徽選拔賽,他和隊友團結合作、奮力拼搏,在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一到周末,滁州市第二小學的操場上一片歡騰。該校體育老師積極響應學校課后服務號召,放棄休息時間,來到操場授課。“學校的籃球課帶有公益性,費用的一半由教育部門承擔,同時在學校進行,既安全又有質量。”采訪中,來接孩子的學生家長劉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自2021年“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瑯琊區堅持政府和社會共同推進,統籌校內校外雙向發力,抓好課后服務升級。
擴大覆蓋面,全區2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落實課后服務“1+1+1”課程,即:“一場半小時大課間活動、一節作業輔導課、一節特色課程”,學生參與率90%、教師參與率95%、家長支持率95%。
豐富服務內容,各學校結合師資、辦學特色和學生發展需求,開設武術、科學編程、啦啦操等60余項特色課程。
拓展師資渠道,建立“瑯琊區課后服務師資庫”,吸引黨政機關在職和退休人員、在校大學生、培訓機構從業人員“入庫”。目前,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引入校外專業人員100余人參與課后服務。
此外,該區還聚力在抓好課堂教育教學、校外培訓規范、配套措施落實上下功夫,綜合施策,推動“雙減”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
改革激發活力
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保證。瑯琊區目前有正高級教師10人、省特級教師11人、省教壇新星25人、市學科帶頭人51人、市骨干教師103人;近年來,在省級以上教學大賽中,瑯琊區教師獲獎達100余人次。
是什么激發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原動力?記者了解到,瑯琊教育依托“優秀人才工作室”“優秀教研團隊”“青藍結對”“教師成長合作社”等平臺,厚植教育情懷,涵養高尚師德,培養創新精神,提升育人能力,持續打造優秀教師隊伍。
為進一步建立尊重人才、培養人才、重用人才激勵機制,該區大膽改革創新,對標滬蘇浙,制定“瑯琊版”教師考核獎勵方案,首批授予4人安徽省特級教師、12人安徽省教壇新星、8人滁州市學科帶頭人“瑯琊區教育優秀人才”榮譽稱號,最高一年獎勵3.6萬元,引導優秀教育人才留在瑯琊、教在瑯琊、愛在瑯琊。
滁州市第五中學副校長、班主任李燕今年被評為瑯琊區優秀班主任。已從教20年的她深有感觸地說,在系列政策的激勵下,她和同事們干勁十足。目前,在抓好校務管理和日常教學的同時,李燕還在五中班主任成長共同體平臺上發揮“傳幫帶”作用,攜手年輕教師共同進步。
“前不久,在省優質課比賽中,我們學校有7人次獲獎,創造了歷史。我明顯感到,現在學校的比學趕超氛圍越來越濃了。”近日,在省優質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滁州四中美術教師凌葉深有感觸地說。
“現在教育部門考核學校,很少看臺賬打分,而是根據平時掌握的動態情況,特別是發展變化情況進行綜合打分,既為學校減負了,又增添了學校的干勁。在這種導向的引領下,學校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說起瑯琊教育改革帶來的正向作用,滁州四中黨總支書記劉德剛尤為興奮。
“‘學在瑯琊’是一塊金字招牌。如何把這塊招牌擦得更亮,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滿意度?教育改革成為關鍵一招。”瑯琊區教體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新版瑯琊教育考核評價體系聚焦學校、教師所思所盼,科學制定評比獎項,既看橫向比,又看縱向比,同時把一系列的考核結果與書記、校長包括中層干部提拔使用、教師職稱評定直接掛鉤,激發全區所有學校、所有教師追趕跨越、比學趕超的奮斗激情,齊心協力,共同推動“高中特色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跑出加速度,切實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