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在長三角一體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雙重驅動下,安徽省縣域消費市場正成為撬動內需的新支點。安徽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萬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居長三角首位。這一數據背后,是安徽省通過重構商業生態、激活要素流通、創新消費場景,走出的一條特色縣域消費升級之路。
政策精準投放助力縣域消費體系重構
作為全國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試點省份,安徽省已建成覆蓋所有縣區的三級商貿流通網絡。其中,宿州市2024年新改造提升鄉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23個,建成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4家,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100%;蚌埠市懷遠縣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6.7億元,同比增長4.3%,雖然該縣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低于城鎮,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56.7%,折射出縣域消費潛力的釋放空間。
與此同時,政策的精準投放成為關鍵。2024年,宣城市涇縣通過打造“1小時商貿服務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0%,增速高于城鎮1.9個百分點。當地創新推出的“電商+直播+供應鏈”模式,帶動宣紙、木梳等非遺產品線上銷售額增長140%,既激活了傳統產業,又培育了新消費場景。
數字經濟成為縣域消費升級核心驅動力
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安徽省縣域消費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安徽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亳州市“藥材云倉”通過區塊鏈溯源技術,實現中藥材線上交易額突破50億元;滁州市“智慧物流大腦”整合3000輛農村配送車輛,將生鮮產品損耗率降至5%以下。記者還從宿州市人民政府了解到,宿州壹度股份打造的B2B2C供應鏈平臺,連接800余家上下游企業,實現村級商店訂單24小時送達率100%。
此外,在數字技術的發展下,直播電商成為了安徽省縣域經濟的“新引擎”。碭山酥梨通過抖音“山貨上頭條”活動,單季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金寨縣直播助農帶動茶葉銷售增長300%……安徽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新增農村電商經營主體745個,電商帶動農產品銷售超200億元。
多地返鄉創業與消費升級形成“共振”
在阜陽市、宿州市等地,返鄉創業潮則與消費升級形成“共振”。
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春節期間,阜陽市休閑娛樂品類商戶數增速超十倍,“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新業態成為縣域消費新業態:如90后創業者李陽在阜陽市臨泉縣開設了一家VR游戲體驗館,今年春節期間日均接待200人次,帶動周邊餐飲、零售消費增長35%。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安徽省縣域消費呈現明顯的“品質化”特征:庫迪咖啡、無印良品、西西弗書店等品牌加速下沉,開業即成為區域消費地標。徽文化元素也正在重構消費場景,黟縣人民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黃山腳下的“徽派民宿+非遺體驗”模式,使黟縣旅游消費客單價提升至1200元/人,帶動周邊農產品銷售增長220%。
在此基礎上,年輕人返鄉創業正在改寫縣域經濟版圖。近年來,阜陽市持續推進“潁淮英才計劃”,吸引高校畢業生留阜就業4.45萬人,不僅填補了縣域消費空白,更創造了新的就業場景。有業內專家認為,年輕人通過數字經濟重構縣域商業邏輯,既滿足了本地消費升級需求,又形成了“家門口就業”的確定性選擇。這種雙向對流,正在打破傳統的“人口流出-產業空心化”惡性循環。安徽縣域消費的悄然崛起,本質上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微觀縮影。當政策紅利、技術創新與消費升級形成合力,縣域市場正在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動能。(記者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