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精品av一免费爽爽,国产在线观看免费麻豆,天堂在线亚洲,亚洲一区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操操操影院,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涩爱蜜

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報】一根釣魚竿激活一湖水

《安徽日報》(2025年6月18日5版)

《安徽日報》(2025年6月18日5版)

日前,一場垂釣大賽在全椒縣馬廠鎮復興湖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釣魚愛好者、特級競釣大師、網紅達人等共1000余人參加。

“第一次來就被這里的魚情和生態吸引,這次促成賽事落地,就是想讓更多釣友感受復興湖的魅力。”賽事形象大使、擁有300萬粉絲的競釣大師劉松松的一番話,揭開了賽事背后的故事。

馬廠鎮因明清時在此屯養和訓練軍馬而得名,作為明代牧馬廠舊址,這里還擁有深厚的漁文化底蘊。近年來通過水環境治理,復興湖水質常年保持Ⅲ類標準,魚類資源豐富,成為長三角釣友圈的“網紅打卡地”。中國復興湖國際垂釣中心正位于此,水域面積約8046畝,風光旖旎,配套齊全,包含國際垂釣培訓基地、水上游樂、房車營地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簽約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每年舉辦500名以上選手的全國比賽3場,100名以上選手的全國比賽10場。

比賽當天,復興湖碧波粼粼,來自全國各地的500組約千名釣手揮竿競技,一場“以魚為媒”的鄉村振興實踐,正讓這座皖東小鎮在“體育+文旅”的浪潮中嶄露新姿。此次賽事特邀國家級競釣大師加盟,不僅帶來“流量效應”,更推動專業資源落地——威海市沃鼎釣具有限公司與馬廠鎮達成合作,計劃投資建設垂釣裝備展銷中心,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產業增量”。正如劉松松所言:“好水養好魚,好魚聚人氣,人氣帶產業,這就是復興湖的‘生態經濟鏈’。”

“釣得越多,放流越多。”參賽選手朱清的目標,折射出賽事的特殊設計——除了價值30萬元的越野車冠軍大獎,賽事特設增殖放流基金,根據選手成績撥付資金用于采購魚苗。這種“以賽促護”的模式,既激發競技熱情,又推動水域生態可持續發展。

據測算,復興湖賽事全年將吸引各類垂釣愛好者和游客30萬人次,帶動餐飲住宿收入2000萬元。而增殖放流投入的幾十萬元,將換來更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更美的生態環境。通過“體育+生態”的雙向賦能,當地正打造集競技垂釣、休閑露營、農產品展銷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示范區,全鎮休閑農業產值正在實現高速增長。

馬廠鎮黨委書記張奇華告訴記者,馬廠鎮不僅是奧運首金得主許海峰的家鄉,有著“冠軍之鄉”的美譽,更是底蘊深厚的“美食之鄉”與“長壽之鄉”。當地特色美食馬廠羊肉面獨具風味,其傳承的烹飪技藝和獨特的味覺體驗,成為全椒縣乃至皖東地區極具辨識度的美食文化符號。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長壽老人比例遠超區域內平均水平,“長壽之鄉”的金字招牌背后,是馬廠鎮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與和諧的人文生活氛圍,共同描繪出令人向往的宜居畫卷。

近年來,馬廠鎮持續推進“體育+”戰略:升級復興湖國際垂釣中心,建設10公里環湖綠道,開發“漁文化”主題民宿……一系列動作正讓小鎮逐漸蝶變為“長三角休閑運動目的地”。

“我們的目標是創建省級乃至全國釣魚運動基地,讓‘來馬廠釣魚’成為新時尚。”馬廠鎮鎮長馮進表示,賽事背后是馬廠鎮“生態立鎮、體育興鎮”的發展邏輯——通過舉辦國家級賽事提升知名度,依托優質生態吸引文旅投資,再以產業融合帶動村民增收。

記者發現,賽事直播間里的“云釣友”比線下選手還多、還熱鬧。抖音、快手等平臺開設的“復興湖垂釣大賽”專題頁,觀看量當天上午就已突破5000萬人次,累計觀看量預計將突破一億人次。

這種“線上+線下”的傳播矩陣,正是馬廠鎮擁抱數字經濟和競技經濟的縮影。

從明代牧馬廠到現代垂釣小鎮,從生態治理到產業振興,馬廠鎮用一根釣竿撬動了鄉村發展的多元可能。隨著“體育+文旅+數字”的深度融合,這座皖東小鎮正以“星星之火”的姿態,點燃鄉村振興的“燎原之勢”。當最后一尾魚躍出水面,留下的不僅是競技的激情,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金鑫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