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市以人為本著力提升鄉村老人醫療服務水平
服務更周到 健康有“醫靠”
天長市是典型的江淮地區丘陵農業大縣,有151個行政村、23個城市社區,其中超180余個為地處崗區和水鄉偏遠地帶的自然村。這些自然村交通不便,村里老人存在“看病難”問題。
近年來,天長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以人為本的政策措施,在民生工程項目支持下,通過組建“4+N”全民健康服務團隊,強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同時,健康服務團隊還立足鄉村老人養老醫療服務的多元化需求,實行個性化服務和定制化服務。
常態化服務把健康送上門
每周六一大早,全民健康服務團隊都會從天長市金集鎮的金集中心衛生院出發,乘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鄉村路抵達草西村。
毗鄰江蘇的金集鎮草西村是該市典型的偏遠崗坡村。這里65歲以上老年人有270多名,其中55%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慢阻肺等慢性疾病。
“現在看病真方便,鎮里醫生每周六都會來村里,我們這些上歲數的老人再也不用為看病著急發愁了。”說著,85歲的村民朱玉蘭臉上寫滿了幸福的笑意。
截至目前,天長市市、鎮兩級醫療機構共組建38支全民健康服務團隊,定期定點走進鄉村、上門入戶,為老人們提供醫療巡診、送醫送藥、健康宣教、慢病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管理等服務。不僅如此,該市16個鎮(街道)衛生院還會針對轄區內65歲以上的老人,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2024年,我們在為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中發現,超過1.58萬名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集中表現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阻肺和腦卒中等慢性遷延性病癥。”天長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服務團隊會針對這些常見病和慢性病,積極開展預防、篩查、診治與跟蹤管理工作,全力為鄉村老人送去健康服務。
“此外,我們還在仁和集鎮仁和社區試點設立‘健康小屋’,通過設置健康網格、定期巡診模式、建立健康檔案、開設健康教育課堂和配備自助健康體檢一體機等,為入住的老年群體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天長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
個性化服務讓就醫更方便
近日,在萬壽鎮忠孝村太平組陳大爺家中,全民健康服務團隊成員、天長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建軍,正在為陳大爺進行診療。83歲的陳九林老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病已有15年,3年前還因中風偏癱導致臥床,日常起居全靠子女輪流照料。
“陳大爺,最近您的血壓、血脂經用藥控制總算正常了,但飯后血糖值仍然偏高,我給您調整一下降糖用藥品種。”李醫生一邊仔細為老人檢查身體,一邊耐心地向其子女叮囑注意老人用藥和護理事項。
據了解,該市全民健康服務團隊會通過定期的履約服務,提前掌握不同老年慢病群體的健康狀況,并進一步結合不同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即為空白村、偏遠村(組)行動不便、失能等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健康狀況評估、用藥指導等;為75歲以上老年人、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每季度都提供免費上門服務。今年以來,已有130余位老年人享受到個性化服務,患有高血糖、胃腸道慢性病的冶山鎮張巷村村民岑興田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年初,經專業評估,確認岑興田老人符合家庭病床建床要求。截至目前,天長市已在鄉村全面鋪開家庭病床服務,累計建床17張,實現了“把醫院搬回家”。值得一提的是,天長市還率先在滁州市創建基層藥品聯動管理新機制,實現了藥品配備種類的有效銜接與上下聯動。
如今在鎮(街道)衛生院,就能使用到市級醫院的藥品。“現在市中醫院健康服務團隊的黃醫生每個星期會到家里給咱做檢查、進行食療指導,藥也會開好帶來,就不用再往市里醫院跑了。”岑興田老人開心地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